有个笑话是这样说的:贵州人可以不吃山珍海味,但一定不能没有洋芋。虽然夸张,但本贵州人觉得这个笑话确实道出了贵州人对洋芋的喜爱。
“两个卤洋芋,多放折耳根。”
在贵州吃街边卤煮,如果没有卤洋芋,那这盘卤菜就失去了它的灵魂。
当代年轻人大晚上睡不着,大多会选择去街上闲逛吃点夜宵。贵州夜晚的夜宵战场,烧烤和卤煮二分天下。虽然两方势力相比,烧烤摊子更多,卤煮摊更少,但卤煮凭借它那一锅醇香浓厚的卤水,和烧烤摊对上也能平分秋色。
卤煮摊的“战略重武器”是一口大锅。判断一家卤煮好不好吃,主要看他的锅外面有没有岁月的痕迹。锅里卤水翻腾,卤香四溢。卤物太多,点菜的人颇有几分犹豫。要是不知道点什么,那就先来两个洋芋,稳住老板,也稳住自己。
之后再随意点上几个卤物,看着老板用大剪刀将它们剪成小块,方便入口,再浇上两勺卤汤,一勺有折耳根、酸萝卜的蘸水,搅拌均匀,胃的空虚也从原来的五分,变成了八分。
洋芋是这碗卤煮里当之无愧的王者,肉类和蔬菜都在它面前失去了颜色。它的颜色偏酱黑,被剪开的面暴露出它内里的沙软,往调好的汤里一蘸,就能快速挂上汤汁。一口下去,只来得及说出四个字——“香!不摆咯!”
“洋芋烙好咯!快点来吃!”
烙锅,洋芋,分则各自为王,合则天下无双。烙锅洋芋,常出现在贵州家庭聚会里。它的“小弟”通常是辣椒面,偶尔也会出现几个“酱油党”。具体有多少“小弟”要看聚会上吃洋芋的贵州人口味有多少。
吃烙锅的地点,如果在城里,就是电暖炉;如果在乡下,就是烧煤的铁炉子。冬天的时候,一群人挤在一方小小的炉子周围,好不热闹。门一关,空气迅速回暖,脱掉外套,外面的世界就与他们无关了,唯有这一锅洋芋,就是他们的全世界。
焦香的外皮,柔软的内里,或者脆生生的和牙齿搏斗的乐趣……不同的火候催生不同的口感,总有一款能满足你。
大人们一边吃洋芋,一边拉拉家常。小孩捧着碗,碗里是大人给他装满的洋芋,屋里屋外到处乱跑,乐此不疲。
一起吃洋芋的时候,大家不会频繁看手机,这算是不成文的规矩。因为最亲近的人已经坐在身边,胃被洋芋填满,精神上也不会空虚。
吃烙洋芋,可能意义不在于洋芋本身,而在于那围在炉子边的一群操着方言的亲朋好友。
“快快快!趁火还没灭,把洋芋丢进去!”
冬天依然是吃烤洋芋的好季节。城里卖烤洋芋的小贩在这个时候出没最频繁。放在铁架上炙烤的洋芋被拿起来,老板用刮刀刮掉外皮上已经成碳的皮,再把洋芋竖着划一刀,但不划断,撒点辣椒面就是一顿美食。不过这已经算“烤洋芋2.0进化版”了,要想吃到最原始最狂野的烤洋芋,要去找家里有铁炉子的人家,或者农村办酒席立大炒锅的火坑。
好几个洋芋,丢进炉子里,直接让火烧个十几分钟。如果往火坑里丢,那就要多等一会儿。因为做菜的大师傅是不会让你在做酒席——这个神圣的时刻捣乱的,顶多在做完菜的时候让你短暂拥有一下火坑,那个时候就没明火了,只能靠一层又一层木头燃烧的余烬把洋芋“感化”熟。
等烤好了,把洋芋扒拉出来,吹一吹,撕开一点皮,就把洋芋往辣椒碗里怼,一大口咬下去,热气和温暖就被含在嘴里,落进胃里去了。
吃完了,又去拿下一个,不在乎满手的灰,也不在乎那烫洋芋在左手和右手之间来回跳跃,要的就是这份不修边幅,要的就是这份狂野。
烤洋芋,就像被大山层层包围的贵州,又像是贵州大山里走出来的贵州人。外表朴实无华,透出一股乡土气息,但只要剥开那黑黝黝的皮,里面就是最软最甜的芯。洋芋朴实,又有充足的热量可以让人饱腹。在过去那些闹饥荒的年份,洋芋是贵州这种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救命粮。
贵州人爱洋芋爱得深沉,不仅是因为多山适合种植洋芋,更是因为洋芋已然成为了贵州人的一张身份名片,一种精神象征。你甚至很难说清楚,到底是贵州人主动爱上洋芋,还是洋芋养大了一代又一代的贵州人。因为贵州人已经和洋芋密不可分了。
指导老师:江敏会
(来源:中国小作家导刊/作者:周钰)
责任编辑:斐儿